录案号

央行定向降准(央行宣布全面降准,进一步稳预期增信心)

中国商报(记者 彭婷婷 王立芳)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4月15日宣布,将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向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降准将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货币政策将是何走向?

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据介绍,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谈到此时降准的原因时,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拥有很强的韧性,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势更趋复杂多变,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等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出现一定的加重迹象。如:国内消费和投资活动复苏受到一定阻碍;供给上面临新的压力,工业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出现紧张;等等。

“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约束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信贷需求。”伍超明认为:“通过降准等操作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十分必要”。此外,“降准还体现了对以小微企业和‘三农’业务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定向‘滴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激发市场活力。”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进一步稳预期增信心

本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将带来哪些影响?对此,专家普遍认为,本次降准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提高稳增长和调结构能力。

伍超明认为,降准一方面将增强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支持银行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助力稳增长;另一方面,将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多的“弹药”,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普惠养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结构转型。降准对实体经济效力的发挥,尽管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对于市场预期的稳定和提振,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柏文喜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降准直接释放的长期资金,再经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与信用创造,将会向市场注入数以万亿计规模的流动性。能大大改善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所面临的流动性压力,降低其融资难度和综合融资成本,对房地产行业流动性改善也有重大意义。

此外,降准对于股市、债市又会有何影响?在股市方面,受益于货币宽松加力,A股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对估值形成提振。“逆周期政策加力将对部分行业板块盈利改善形成支撑,预计基建、下游消费品制造、银行等金融板块有望迎来结构性修复行情。”伍超明说。

在债市方面,鹏华基金认为,市场可能会阶段做出止盈交易,特别是如果出现未降息而调降LPR,宽信用预期会升温。短期可能流动性溢出,中短端有利。

那么,未来还有降准、降息的空间吗?“降准空间有,但偏小。”伍超明介绍,当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较2018年初降低近7个百分点,较疫情前降低幅度达2个百分点以上,整体准备金率水平并不高。此外,当前国内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也不算高,表明未来国内降准空间在缩小。但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逆周期调控需要,仍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

“着眼于兼顾内外平衡,货币政策调整较为审慎。降息的外部制约因素比较多,可能不会轻易降息。”看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金融从业者陈涛对中国商报记者认为,从目前看,MLF的利率没有降,大概率4月20日LPR的利率也会按兵不动。

稳健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展望未来,稳健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后,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决策层在积极谋划,其中一些动向值得关注。”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一是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以进一步充实资本,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二是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BP,并将降低存款利率纳入到MPA考核,旨在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三是加快结构性工具的落地和使用。除现有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生产再贷款之外,4月6日国常会进一步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货币政策工具箱十分丰富,可能近期还有更多的政策上的或市场机制上的变化值得期待。

“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继续担主纲,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力。”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财政政策方面,将是稳增长的主力,退税减税降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等政策都将靠前安排和加快节奏,上半年将会加快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发力,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发挥总量和结构功能,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作用。

文/来源:中国商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b0ajxe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lmwl.com/falv/685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